力高新能的“马拉松”:站上新能源“风口”之后

汽车
2023
07/15
12:32
亚设网
分享

近日,深交所官网发布信息,力高(山东)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高新能”)在深交所创业板IPO获得受理,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600837)。

成立于2020年的力高新能,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提供商,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BMS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力高新能将公开发行不超过约1378万股,募资7.3479亿元。其中,2.58亿元将用于电池控制系统的研发及智能制造中心项目;2.77亿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升级;余下2亿元用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

搭上新能源的“高速列车”

在2020年-2022年(报告期内),力高新能的营收分别达到7677.86万元、2亿元和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9.9%;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754.68万元、1164.48万元和8279.66万元。报告期内,力高新能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5.07%、41.77%和46.68%。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整车企业最高不过20%的毛利率相比,BMS厂家的毛利率还是非常可观的。从大环境来看,力高新能能够取得如此高速增长,和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密不可分。报告期内,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销量从137万辆快速扩张至689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4.46%;而在海外市场,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势头更加迅猛。所有这些都让力高新能的BMS产品拥有比较广阔的成长空间。从力高新能自身来看,其自身排名也是快于竞争对手而快速提升。2022年在国内BMS装机量中排名第四,而排在它之前的是弗迪电池(比亚迪(002594)电池公司)、宁德时代(300750)和特斯拉,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BMS提供商。而在2020年,力高新能的排名还仅仅只有第十名。有数据显示,这两年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攀升,但是国内的BMS企业数量却从2020年的110家下滑至2022年的83家,其中TOP10企业的市场占比从76.6%提升至81.2%。未来,整个国内BMS行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头部企业无论是从技术能力,还是从规模体量来看,优势还将更加明显。在客户方面,力高新能已经进入多家主流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的供应商名单中。其合作的整车企业包括了上汽通用、吉利、长安、长城、东风、奇瑞等多家传统主流整车企业。不过力高新能在新势力车企上斩获不多,网上资料仅显示其只拿下合众汽车的定点。这也说明,新势力车企或依赖电池供应商,或者更加注重BMS的自研。毕竟困扰电动车最大的痛点之一在热失控之后的自燃,而要降低热失控的风险和概率,BMS电池管理系统是关键因素。所以在软件工程方面能力更强的新势力,会寻求BMS的自研。在产品布局方面,由于基本原理上相通,因此力高新能的BMS已经覆盖了市场上主流的电芯种类。包括磷酸铁锂、锰酸锂、钛酸锂、三元锂电等多种电芯都已经有了适配的解决方案。此外,力高新能针对即将上市的钠离子电池和半固态电池的BMS产品也已经开发成功,同时其也正在积极开展针对固态电池的BMS产品研发。总之,作为细分市场的领头羊,力高新能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能够壮大自己市场份额的机会,不给自己的产品矩阵留下空缺。风险在哪里?

似乎形势一片大好,那么,力高新能的风险在什么地方?

整车或者电池企业的自研渐成主流。像特斯拉这样的拥有较强自研能力的车企,其三电系统都是自研;而像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企业,更是将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握在手中,以此来为客户提供成套产品,使得自身利益最大。无论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还是从更好地推动软硬件结合,提升电池系统整体表现的角度,对于未来有更大野心的整车企业或者电池企业都会自研BMS电池管理系统,而不会假借他人之手。

新能源汽车增速恐下滑。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接近30%,而且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增长大概率也将告别高速增长的势头,过往动辄100%的同比增幅很难再现。整个下游市场增速的放缓必然也会影响到力高新能未来业绩的增长速度。

外采芯片也会成为力高新能未来业绩增长的另外一个不可控的因素。BMS电池管理系统也需要主控芯片,力高新能的芯片大多来自于诸如TI、英飞凌、恩智浦等全球知名芯片企业。之前发生过的整个汽车行业缺芯和芯片价格大幅上涨现象,以及当下较为复杂的全球地缘政治形势,都会随时让力高新能的芯片采购会出现比较大的变数。在短期内自研芯片存在比较大的困难的情况下,力高新能需要投入大力气开发国内芯片供应商的替代方案,并尽快投入研发和试验认证,以确保在芯片领域拥有可靠的平替方案。

中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力高新能所面临的市场体量也会越来越大。唯一能够真正阻止力高新能提升业绩的最大拦路虎就是车企的自研。力高新能如何利用自己的研发和体量优势,在技术和成本上成为主机厂最好的选择,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最大的考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万点研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贺翀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