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不卖1元没人收,葱贩囤购抛售撤退,大葱猛涨猛跌害苦农民
最近一段时间,大葱价格猛涨,让很多老百姓大呼吃不起。仅仅只是1个月时间,大葱价格就上涨了3倍,很多超市都卖到8元甚至10元1斤。
大葱价格之所以猛涨,一方面是因为气候不好等灾害造成大葱减产;另一方面是前年大葱价格猛跌,农民发现无利可图导致种植面积减少,所以今年大葱供不应求。
当然还有些不良中间商故意囤积大葱,推高价格,不少农民跟风也想等着价格继续涨,再卖大葱,结果中间商利用信息时间差,提前出手,让大葱上市,供给量一涨又导致大葱价格猛跌,中间商吃两头,农民叫苦。
目前,一些地区的大葱就砸在了农民手上,价格一降再降,地头价从4、5元跌到1、2元,也难以出手,很多农民欲哭无泪。
其实,不仅是大葱,蒜、姜等农产品都出现过价格一年暴涨、一年大跌的现象,大都是因为农产品的周期性所致。所以会出现姜你军、蒜你狠、向前葱的现象。
在传统模式下,对于农民来说,什么东西贵就跟风种植什么是一种常态,丰收等于跌价,减产等于涨价,要么滞销难卖、价格下跌,要么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陷入了涨涨跌跌的怪圈。
这都是因为农民每次都滞后于市场,他们更多是注重种植,而非市场。由于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达消费者手中,要经过中间商多层链条,农民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掌握。
对于种植户来说,应尽量掌握全国的生产数据,用数据来指导生产,还要在种植结构上、改良品种上深下功夫,但这些在传统模式下想要做到绝非易事。
还好电商的兴起,给农民带来了新选择。像拼多多推行的原产地直发模式,便可以帮助农民减少流通环节,了解消费者真实需求,以超短链实现原产地直达消费者餐桌。减少中间商,实现农民与消费者都受益。
比如,在成都蒲江,一位叫做肖怀东的商家,就是通过电商售卖柑橘和猕猴桃等水果。借助原产地优势,他家的水果最快只需3小时,即可完成从采摘到发货。
在这背后,肖怀东建立了集收购、冷藏、分拣、打包、物流于一体的“仓库+物流”式供应链。利用原产地直发模式,85后肖怀东在拼多多所开的店铺,年销售额已破1.5亿元。
肖怀东会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来收货,当地的农户也不用再愁市场波动,与他合作的农民约有4000户。
在农村,大部分农民还是只知种地,因此需要涌现出更多像肖怀东这样懂市场、精通电商的人。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样的人才越多,农民的好日子才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