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紫金商业评论》,紫金财经同步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4年,第一批OFO小黄车在北大校园里做了投放,扫码、无桩、电子锁,颠覆了用户对共享自行车的概念。随后两年间,共享经济愈演愈烈,迅速风靡全国。2016年,摩拜单车在上海投放运营,实心胎、轴传动、铝合金车身、智能锁,让记者出身的胡玮炜摇身一变,成为明星创业者。
接下来的两年间,市场经历了疯狂融资烧钱、运营成本过高、企业持续亏损、城市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共享单车的概念在人们心中逐渐由新鲜变为疲惫,2018年泡沫破灭,行业被按下暂停键。
共享行业虽然沉寂了三年,但这三年一直是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2021年,“共享出行第一股”的竞争又变得颇为激烈,其中哈啰出行紧锣密鼓,要抢先成为“共享单车第一股”!
4月24日,靴子终于落地,哈啰出行向美国SEC提交了招股书,计划于纳斯达克上市,通过IPO筹集至多1亿美元资金。
几乎同时,出行巨头滴滴将于年内进行IPO的消息传出。据了解,滴滴在新一轮Pre-IPO融资中获得16亿美元加持。在哈啰所布局的重要业务范畴内,滴滴都是它绕不开的强敌。
哈啰的挑战在出行领域
哈啰出行于2016年9月在上海成立。招股书显示,哈啰出行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21.14亿元、48.23亿元、60.44亿元,三年净亏损分别为22.08亿元、15亿元、11.33亿元,三年合计亏损48.47亿元。总体而言,哈啰出行的营收持续扩大,净亏损在持续缩小。
共享两轮和四轮服务(顺风车和快车)是哈啰出行的两大支柱业务,2020年,哈啰出行交易总额突破130亿元,其中约58亿元来自共享两轮业务,69.7亿元来自于顺风车业务。在两轮车市场,哈啰出行已先后推出单车、助力车和电动车。
从盈利情况看,2018-2020年,哈啰共享两轮业务营收分别为21亿元、45亿元和55亿元,营收占比超过90%。2019-2020年,哈啰出行的共享两轮车业务毛利分别为2.9亿元和3.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4%和6.7%。
不难看出,这家公司仍然要靠两轮业务挣钱。哈啰出行CEO杨磊此前放出豪言称“共享单车业务在哈啰业务里最好只占一成”,到如今两轮业务收入仍占公司总收入九成,这与当时的豪言壮语南辕北辙。
在这个过程中,毛利率的提升很好解释,涨价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当共享单车很难通过精细化运营来实现盈利时,企业只能依靠提高客单价来弥补亏损。哈啰出行涨价被认为是企业及时止亏的表现。
据央视新闻报道,哈啰单车的收费标准从之前的30分钟1.5元,变为前15分钟收费为1.5元,之后每15分钟收费1元。数据显示,哈啰出行用户在平台上的消费金额不断提升,2017年用户群组的平均年度交易用户交易额为13.1元,到2020年,该数据大幅增加至70.6元。
除了两轮车,四轮车业务正在成为哈啰出行的新引擎,四轮车主要指顺风车和打车(快车)。2020年,哈啰顺风车服务营收4.6亿元,同比增长131.2%,毛利为3.8亿元,同比增长167%。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顺风车服务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55亿元增至2020年的1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9%。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1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44.7%,仍具有强劲的市场潜力。
哈啰出行表示,按照2020年的总交易额计算,哈啰顺风车已是中国第二大顺风车交易平台,累积了2610万交易用户和近千万注册司机,市占率为38%。
不管是两轮车,还是四轮车,对于哈啰来说,最强劲的对手仍然在出行领域。在哈啰所布局的重要业务范畴内,滴滴都是它绕不开的强敌。特别是顺风车业务,哈啰之所以能有机会,也在于滴滴因为安全问题,暂时下线了顺风车业务,给了哈啰出行弯道超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