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财经5月6日消息 近日,美国和中国在半导体行业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了媒体的积极关注。有外媒称,中美正进入长期的半导体供应链之争,但胜负目前仍难预料。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2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395.88亿美元,同比增速达14.66%。其中中国市场13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91%。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芯片进口国和消费市场。
而在最近这段时间,半导体相关产业频频传出缺货消息。2020年下半年以来,缺货涨价已成为半导体行业主旋律,缺芯甚至影响到下游终端市场正常运行。全球缺芯潮已经席卷了汽车、手机、电视机等多个关联产业链,甚至迫使一些汽车厂商不得不宣布停产。
美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要知道,美国企业芯片出口占全球销售额的47%,可是其中只有12%是在美国完成制造。这也就意味着,包括美国企业和国防工业的美国工业的88%芯片供应都是来自美国以外。
这也难怪美国政府欲投入370亿美元来促进芯片本土化生产。美国总统拜登还签署行政令,要求美联邦机构评估半导体等关键行业供应链风险,并在3月提出逾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宣布500亿美元将投向半导体产业。
美国机构研究显示,由于此前华为事件的影响,一直没有恢复两国的电子产品和半导体产品的贸易,而这一举措将导致美国半导体行业每年损失五千四百三十六亿元人民币。如今,美国的半导体产能在世界占比仅为百分之十二,比起一九九零年的百分之三十七下滑了两倍,此次的500亿补贴也是无奈之举。
另据报道,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公司将在亚利桑那州斥资200亿美元新建一家工厂——由两座新的半导体制造设施组成,将生产先进的半导体芯片。英特尔公司已在亚利桑那州经营着另外4座制造设施,包括该公司在美国境内最大的芯片制造厂Fab 42。英特尔此次高调启动“IDM 2.0”战略,意在2年内追上台积电。
外交政策方面,美国近期频频与日韩互动,推动加强半导体供应链等领域合作,意欲建立脱离中国的半导体供应链。4月中旬,美国总统拜登在与日本首相菅义伟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和日本将加强在5G通信、半导体供应链、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半导体研究公司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日前撰文指出,拜登政府试图通过建立产业联盟,以“禁令+市场竞争”的手段,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部分集中到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进行围追堵截。
美国在大力布局的同时,中国的投入也是紧锣密鼓。这些年,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国产芯片的销售也在持续增长,但是从2019年开始,国产芯片的销售额增幅放缓。其中原因,除了疫情的影响,还有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我国实行的技术封锁。
在中国,芯片投资的增加凸显了政府对加强芯片产业的重视。据报道,中国推出了以半导体为重点的基金,总额约为500亿美元。其目的是促使中国成为高科技制造业领导者和减少对外国进口依赖的长期雄心的一部分。
截止目前,几乎每家中国大型科技公司都宣布了一项与半导体相关的项目。Oppo和小米正在研究自己的5G芯片。腾讯正在投资AI芯片初创公司Enflame,Bytedance投资了云AI芯片和ARM服务器芯片,阿里巴巴投资了AI云计算芯片。
国内也有开发已存在多年的传统产业芯片的动力——从汽车到物联网设备的各种产品中使用的低密度28nm芯片。一家中国代工厂能够大规模生产28nm芯片,这意味着中国将生产所需的大部分芯片,对外国技术供应商的依赖正在逐渐减少。
前段时间中芯国际与ASML签订了12亿元的大单,就足以证明一切。国内芯片正在不断加速发展,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晶瑞股份,紫光展锐等等企业亮点频现,减少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尽早实现国产芯片自主化。
目前,中国科技企业在芯片领域实际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甚至连光刻机技术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在2021年,上海微电子也将交付首台国产28nm光刻机。虽说我国于芯片制造领域起步较晚,但并非没有“逆袭”的一天,一次次的领域突破便是最好的证明。而当我国彻底实现重建国际芯片产业链时,全球芯片局势必定迎来一次“大洗牌”,我们也一定会有和美国之间“掰手腕”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