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APP查看完整内容” 谁在给用户使绊子?
万维网的创造者Tim Berners-Lee认为,互联网上的信息访问应该是平等且简单的。输入网页地址,敲击回车,信息触手可得。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在实际体验中,原本互联互通的一张网,已经被隔成了一座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如此双城生活,信息的访问自然变得费力。
比如APP之间的互相隔绝,微信里发不出淘宝链接、淘宝买单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微信和淘宝同在一个手机屏幕内,却隔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鉴于此,前段时间工信部正式召开了“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要求打破这种人为设置的屏障。
疏通工作启动,但这远远不够。
移动互联网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平台之间的“圈地”是双向的,一方在建立围栏屏蔽,另一方也在搞着小动作。
跳转APP阅读剩下内容,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这些提示最为典型,本来在浏览器内就可以完成的基础服务,受限之后只得转移到另一个APP,甚至有的会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自动跳转。之于用户体验,何尝不是隔绝信息的又一围栏?
互联互通,何时才能真正实现?
文:彬彬(熊出墨请注意)
“在Chrome浏览器里点击百度搜索结果总是会跳出到百度APP,为了解决这个恼人的问题,把百度APP删了。”
2020年初,美团创始人王兴还每日活跃于饭否之上,1月11日他发出了如上动态。转眼近两年时间过去,王兴已经把所有动态隐藏,但是跳转APP的问题依旧那么恼人。
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朋友分享一个网页、一条新闻、一段视频,由于APP设限,我们往往只能浅尝辄止。想要观其全貌,就必须按下一个写着“打开APP查看”的按钮,然后跳转到对应的APP内才获取完整内容。
经实际测试,不止百度,网易、搜狐等新闻APP,B站、优酷、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微博、知乎、小红书等内容社区,市面上主流的应用大都存在跳转机制。
比如在微信聊天场景下,百度体系内百家号等内容,支持用户阅读大概前20%-30%的内容,如果选择“取消”打开百度APP,百度依然再次尝试跳转;B站部分视频,仅支持播放前6分钟,后续内容必须进入APP观看;知乎则体验则是可以无阻地完整查看内容,但评论、点赞或者其他操作需要打开APP进行。
而无论哪一种限制,都像是在两个APP之间建了一个屏障,让用户陷进了被动。
面对这一行业“潜规则”,一位在互联网公司任职的产品经理告诉笔者:“从产品的角度来看,H5网页相当于一个临时的预览、中转站,本身能承载的功能有限,引导用户进入APP,为的是提供更加完整、流畅的服务。”
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实际执行起来却可能背离初衷。
例如,被王兴以及诸多网友吐槽的百度,近两年就在着重讲体验。其移动生态负责人沈抖曾多次强调过移动互联网的服务是割裂的,百度推出百家号和小程序,并且加重二者在搜索结果中的权重,百家号呈现信息,小程序直达服务,为的就是用户体验到更加完整、统一的服务。
2021年5月,百度还专门针对百度APP内的跳转现象发布了一条禁令,要求通过搜索分发的页面(智能小程序、H5页面),各级页面主体内容在展示完全之前不允许折叠。以此“减少用户浏览信息的操作成本,保障用户的浏览体验”。
对内,严格要求优化阅读服务。于外,设卡形成割裂。百度的做法显然自相矛盾,这也意味着,对用户跳转APP与不跳转的区别对待,并非无心之过,或是平台有意为之。
跳转APP本身不应该被批判,真正的问题出在跳转机制被滥用。
上述产品经理表示,“我其实能够理解为什么用户对打开APP这件事的反感,因为某些APP一直在疯狂试探这件事的底线。一方面连基础的服务都被砍掉,给用户使绊子,强化大家首选APP的认知。另外还有一些滥用,则纯是把其他平台的流量搬运到自己APP内,完成下载量、月活等KPI指标。”
相关的案例并不鲜见。
2018年1月,微信开放了“小程序打开APP”的能力。小程序和APP之间的互相跳转理应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一大步,开发者可以把小程序打造成简易版应用,提供简单的功能。如果有进阶需求,则可以小程序直接打开APP来满足。
然而,该项能力的开放,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第一流量池正式打开大门。流量的诱惑之下,事态开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视频平台开发的小程序,可能会限制视频的播放时长、清晰度,想要观看高清完整的视频,用户就要从小程序打开APP;电商小程序,可以在小程序里发放购物券,然后诱导用户打开APP内使用、消费。
这样一来,小程序由提供简单的服务,变成了对服务进行各种限制,长久来说非常不利于微信小程序生态的发展。同时,小程序还成了开发者腾挪流量的有力工具。
因此,微信在小程序运营规范里明确了诱导或强制用户跳转、下载APP的违规性质。可是,整体流量增长见顶的大势之下,微信打开了一个流量口子,试问谁会不为所动。禁令效果并不理想,于是,2021年5月,微信宣布全面关闭小程序打开APP的技术服务。
小程序打开APP就此告一段落,但APP对流量的觊觎不会停止。QuestMobile发布的《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覆盖趋于饱和,截至9月底,年度新增月活用户仅1359万,较上一周期再度减少。
从增量到存量,行业红利不再,别人地盘上的流量成了救命稻草。说回H5页面端的诱导跳转,其可以视作小程序打开APP的另一个版本。
实际上,在小程序的跳转功能被禁止后,确实有不少开发者将引导跳转、下载APP的主阵地转移到了H5网页。比如B站,功能取消之前,用户从APP分享的视频在微信聊天页面里以小程序卡片呈现,而之后便重新回到了网页链接形式。
所以,限制用户操作只是表面的矛盾,把其他平台的流量转移到自家平台或许才是APP建围栏的终极目的。
“怎么样能够保证合法的网址连接正常访问,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要求。无正当理由来限制网址连接的识别、解析和正常访问,应该说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损害了用户的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9月1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就APP之间互通互联的阻碍问题如是说道。
随后,包括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在内,诸多互联网大厂主动表态,将积极改进。并且,越来越多的实际行动正在落实到产品体验中,淘宝接入云闪付等更多支付方式,微信对淘宝链接解锁封锁,抖音与腾讯握手言和......生态林立的移动互联网,用于隔断的围栏接二连三地被拆掉。
跳转APP获取完整服务,是否会成为下一道被拆掉的围栏?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用户的抵制情绪不断积聚,终将迎来爆发的一天。
在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以及黑猫投诉等维权网站上,相关的吐槽比比皆是。宣泄不满的同时,除了像王兴一样直接卸载APP,网友还想出了很多其他方法抵制APP的跳转。有从技术角度出发的安装插件、修改浏览器设置,也有人选择转向同类的替代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验因限制而变差,用户站在APP的对立面,之于APP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好事。出于长久利益考量,整改势在必行。
其次,行业规则将持续完善,APP之间的竞争会趋向良性。
前面提到百度对落地页的折叠显示进行优化、微信对小程序运营严加管理,实际上都透露出平台方的态度,即维护用户权益,绝不会纵容相关违规行为。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也强调称,下一步工信部会继续加强监督,聚焦重点问题的彻底整治,推动形成互通开放、规范有序、保障安全的互联网发展良好环境。
随着用户投诉增多,平台与监管部门联手行动,诱导跳转、下载APP的行为也会像屏蔽链接一样被抓做典型,进而得到有效处理。
最后,就互联网的整体发展进程而言,阻碍用户信息的访问与互联网的前进方向相悖。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朝开国谋臣朱升的九字方针对朱元璋的取胜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互联网的语境下,此策略演绎成流量的攻防战,各APP有意修筑屏障,守住既有流量优势,同时腾挪他人流量,以此提升在存量时代的竞争力。
事实上,彼此筑围栏并非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独有问题,国外巨头同样会因为一时利益而违背原则。苹果当年以自己地图服务替代谷歌地图,换下谷歌搜索引擎,推特在自家生态内封杀同类竞品等等,国外巨头同样深谙流量封锁之道。
但是,短暂的插曲无法否定互联互通的大势所在。二选一、屏蔽链接、垄断封杀等操作已经或正在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上个世纪,互联网在诞生之初就决定了信息的连接与共享,“筑围栏”这样公然开倒车的行为,注定会被时代滚滚向前的车轮无情碾过,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
本文来自“熊出墨请注意”,文:彬彬,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