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遭高瓴两次减持背后:隐忧与第二增长曲线并现
作者|Pan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10月27日晚间,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92.87亿元,同比增长130.73%;归母净利润26.85亿元,同比增长125.49%。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三季度报告披露完毕。据统计,宁德时代超越贵州茅台,成为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
宁德时代的“小目标”
作为一家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宁德时代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是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的供应商,长期占据中国约一半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在中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5.76 GWh,市场份额为49.1%。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份额高达30.3%,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其次是LG能源解决方案(24.5%)、松下(11.1%)、比亚迪(10%)、SK创新(5.5%)、三星SDI(3.4%)。
掌握龙头地位且拥有强大的吸金能力,今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狂赚77.51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92.86亿元,同比增长130.73%;归母净利润26.85亿元,同比增长125.49%。
抢眼的利润数据背后,是宁德时代在降低成本方面以及扩张生产规模下作出的努力。据梳理,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公司经营成本环比增速有所下降,从第二季度的29.35%下降至16.48%;公司毛利率由今年上半年的27.26%微增至27.51%,较去年同期的27.41%微增0.1个百分点。这在工业级及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氢氧化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
同期,同为锂电池制造商的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三季度的毛利率分别环比减少2.4、7.98及1.9个百分点。
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张生产规模,宁德时代截至三季度末在建工程投入达214.95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长273.81%。同期,公司固定资产达318.5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长62.32%。
在财报披露前夕,宁德时代还抛出一份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股票数量为516.1万份,约占总股本0.22%,其中首次授予413.6万份,预留102.5万份;行权期及归属期有三期和四期之分,三期为授予之日后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分别可以行权或归属20%、30%、50%;四期为授予之日后的四年中分四期分别行权或归属20%、25%、25%、30%。
此外,宁德时代还设置了未来四年行权业绩考核目标,202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50亿元,随后两年、三年和四年累计的营业收入值分别不低于2400亿元、4100亿元、6200亿元。
估值是否合理?
作为当下创业板市值一哥,同时也是目前最牛赛道的龙头股,宁德时代备受投资者们的关注。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宁德时代近一年股价涨幅为156.09%,高于电气设备行业股价涨跌的中位数为102.69%。
截至10月28日收盘,宁德时代报收于607.20元/股,总市值为1.41万亿。同时,公司动态市盈率高达141.73倍,远超电气设备行业动态市盈率的中位数48.69倍。
有网友欢呼“宁德时代yyds”,也有网友表示不能理解:一个季度赚30多亿的公司,市值达到1.4万亿,这泡沫比房地产更大。
那么,机构是怎么看的呢?
公募三季度报告披露后,天相统计,三季度,宁德时代超越茅台,成为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
据天相统计,3973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中,有1225只基金重仓持有宁德时代,截至三季度末持仓市值高达1171亿元。1217只基金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持仓市值为1092亿元,多只基金持有宁德时代在百万股以上。
同时,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1家,增持评级8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15.37;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2.8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3.45亿,融券余额减少。
针对宁德时代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多家机构给予了较高的目标价,其中招商证券给出了740元,东吴证券也给予了733元的目标价,而中金则喊出了最高800元的目标价。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推测公司以账期换取接受上游成本传导,同时加大了原材料备货,以应对明年电池交付。维持21/22/25年归母净利润在110/240/740亿不变,上调目标价至800元/股,较当前股价存30%涨幅。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看好也有人选择此刻离场,据了解,宁德时代已连续两个季度遭到高瓴资本减持。
据了解,高瓴资本出资100亿元参与宁德时代的定增已于2月4日解禁。今年第二季度,高瓴资本减持宁德时代799万股。另据三季报显示,高瓴较二季末减持219万股至4260.7万股,持股比例为1.83%,持有市值为224亿,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
截至10月28日收盘,高瓴资本剩余股价较其定增价格浮盈约277.14%。
隐忧与第二增长曲线
虽然国内市占率几乎过半,值得警惕的是,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入局者不断增多,整车厂不断成长,宁德时代受到的冲击也会越来越大。
比如,作为宁德时代大客户的大众汽车,表示未来十年要在欧洲新建六座动力电池超级工厂;而国内的长城汽车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除此之外,奔驰、吉利、广汽等宁德时代的老客户们,也都在今年纷纷自建动力电池工厂。
正如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过的一句话:“我始终认为整车企业自造电池是趋势。这是因为电池的成本占比太高,至少占到整车价格的25%左右。”
当昔日队友变身对手,车企们竞相自建电池,宁德时代还能维持50%的市场份额吗?这恐怕并不乐观。
面对动力电池的增长瓶颈,宁德时代如何打算呢?
或许,我们能从其近期抛出的582亿元定增计划看出些蛛丝马迹。在定增计划中,除补充93亿元流动资金外,宁德时代将资金主要用于福鼎、肇庆、常州、宁德四大基地投建5个项目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建设,合计137GWh,此外还包括30GWh储能电柜、部分PACK电线、70亿元新技术研发。
其中,除了动力电池的产能扩张外,储能有望成为宁德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10月起,宁德时代密集发布了一系列与央企签署战略合作的消息,其中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三峡集团等能源企业,将在风、光、水电的储能方面开展合作。由此可见,宁德时代在押注规模更大的储能市场,在这过程中,发挥自身在电池领域的优势,以“运营商”的身份将整个能源产业做大,并迅速渗透至整个产业链。
2021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收入46.93亿,同比增长727%。有业内人士认为,清洁能源革命正加速到来,催生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我国提出到2025年实现锂电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据GGII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416GWh,未来5年复合增速约72.8%。
在“双碳”时代背景下,宁德时代在新能源、储能等领域的布局似乎押中了最朝阳的赛道;当然,百亿利润的宁德时代想要撑起1.4万亿市值,恐怕还需要时间令利润加速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