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遭遇疫情,但中国消费市场仍不乏亮点。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1月-4月,与社区消费密切相关的食杂店和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4%和6.8%,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高1.4和5.8个百分点;另外,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吃类和用类商品网上零售同比分别增长了12.9%和6.3%。
“新一轮疫情以来,社区门店一直是我们的亮点之一。从我们观察的情况看,便利店是大家生活和工作中的新增‘点位’。”便利蜂方面分析,“便利店本身便捷、快速等的特点,加上店内丰富的民生基本品,这些,都成为消费者选择便利店就近消费的重要因素。”
疫情下“服务民生”的“刚需”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4月各行业的消费增速呈现出“显著的疫情冲击下的特点”。
数据显示,必选消费的粮油食品、饮料的增速分别为10.0%、6.0%,疫情相关的可选除中西药品为7.9%的正增长外,其余均为负增长(除石油石化制品)。“疫情下的结构特点,较上月进一步凸显。”上述研报表示。
“从商品层面看,与‘服务民生’相关的商品成为‘刚需’。从3月和4月的情况看,以北京某社区店为例,热餐、鲜食、水饮、乳制品和口罩排名前列。”便利蜂方面介绍,“与疫情下的特点相一致,相对而言,正箱、多袋、大额购买等是该阶段的购物特点。”
便利蜂分析,“当前疫情下,及部分区域‘居家办公’等的政策倡议,让‘就近消费’成为大家的选择。这客观上带动了便利店、食杂店等的消费。”
正继续坚守抗“疫”一线
专家分析,在服务民生等方面,市场需要“双向行动”:一方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为便利店等服务民生的行业提供便利,比如打通物流堵点,助力其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站稳”;另一方面,也要行业各方咬牙坚守,能持续地用各类商品,尤其是民生基本品,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和线上等便捷服务。
“我们正继续在全国各地坚守抗‘疫’一线,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并根据城市的防疫节奏,动态调整运营策略,保供民生。”对此,便利蜂方面表示。
以上海地区为例,按相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各区、各街道的实际情况,便利蜂在一部分区域正逐步推进线下进店消费。比如,在上海市嘉定区某园区内的一家便利蜂门店,园区内的消费者目前就可到该门店进店消费。
助力消费市场回暖
便利蜂方面认为,便利店行业的坚守将继续助力中国消费市场的启稳,并在下一阶段“促销费”的过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我国在畅通内循环上,基建投资担当重任,但单靠基建投资是不够的,消费引擎还没有启动。因此,促消费意义重大。”
国家统计局近日表示,“4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疫情整体趋于下降,上海和吉林的疫情逐步好转,有利于创造适宜的消费环境。同时,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加强援企稳岗扩就业将保障居民消费能力,加之促消费各项政策显效,我国消费恢复态势有望得到延续。”
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展望未来,短期内疫情对消费的压制或将持续,但下半年疫情缓解、防疫举措放松,商品消费有望实现一定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