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东生: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的破局关键

专栏
2022
06/02
10:47
懂懂笔记
分享

TCL李东生: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的破局关键

当下,全球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窗口期,与此同时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如果说过去二十年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那么未来将是实体经济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阶段,这与发展实体经济的大趋势相符合。

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每一个传统行业都在被创新技术重构,对社会产业的影响将更为深远。以工业来看,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所在。第四次工业革命逐步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这一轮的工业变命,不是简单的流程升级,而是产业重构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版图重构,需要更多的生态伙伴协同完成。

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实践者,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昨天在“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上发表了三个重要观点:第一,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的破局关键;第二,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第三,工业互联网为全球各国在新时期实现经济绿色复苏和持续发展提供共同发展机遇。李东生的观点源自于过去几年的实践,TCL正在做着一件难且正确的事。

「 01 」

破局:以确定的升级应对不确定的变化

近两年的疫情对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制造业同比下降了4.6%。但是TCL却给我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从2015年就开始就将智能制造确定为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的TCL,在疫情爆发后非但没有受到冲击,还实现了逆势增长,2021年全年营收达到2523亿元,达到世界500强规模。让TCL可以安然应对外界环境不确定性的是,其提前一步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

当下,全球制造业正在面临新一轮转型升级,各国都在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也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中国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产能向全球输送,并且还拥有庞大的本土市场。从点上看,中国在某些领域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制造企业,TCL、比亚迪等企业在全球都具有很高的竞争力,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演进的关键节点上。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破局关键。”李东生表示。

工业互联网作为全新的工业生态,正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帮助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增加企业面对外部变化的韧性,也正因此工业互联网成为了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增长、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共识和关键抓手。特别是在困难的情况下,工业互联网这类新兴技术实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更能帮助企业穿越周期。

除了技术对制造业带来的改变,还有一个重要变量就是产业链的全球化。制造业全球的版图正在重构,这个重构的过程也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能强国跃迁的机会。抓住工业互联网这个突破口,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韧劲、效率和质量,以及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

中国在这场转型升级中有三大优势:第一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在资本、技术上完成了原始积累,中国相对其它国家起点不低。第二从观念上对工业互联网的大趋势更加认同,中国企业在这一轮变革中更积极、更果敢,所以速度不慢。第三是庞大的市场是制造业最好的发展土壤。正如李东生说:“庞大的市场规模意味着新技术更容易得到市场回报,进而激励企业投入研发;而产业部门的多样化则有助于形成新技术经济范式下的互补效应,促进新技术的扩散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然,制造产业链全球化过程中,没有一个制造企业可以独立于体系之外,更需要的是协作精神。此次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就是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形成共识,聚拢更多的资源,为更广泛的合作建立基础。

「 02 」

平台,构筑下一阶段的护城河

工业互联网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全球工业巨头GE于2012年提出,初衷是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提升机器运营绩效。随后世界各地都纷纷响应,以不同的方向开始了制造业的数字化革命。

我国工业互联网起步并不晚,比如TCL这样的企业从2015年就开始尝试。2017年随着(国发50号)文件的发布,我国也进入了工业互联网建设元年。随后几年,赛道内涌入大量玩家,有传统制造业巨头,比如TCL、联想、美的,也有互联网巨头,比如阿里、腾讯、百度,此外还有大批的创业公司。近几年,不同企业从不同优势切入,工业互联网的落地逐步加深。随着探索的加深,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认知也逐步清晰:一方面是机遇,工业互联网将带来巨大的价值。另一方面是挑战,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正确且难”的事。

首先看机遇与价值,近两年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云计算、大数据、5G、AI、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工业互联网不仅是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将生产过程中所有要素连接整合、重构,培育形成新模式、新业态,这将大大扩展实体经济的外延,正如李东生所说:“工业互联网通过对跨行业、跨地域、跨环节市场要素全面互联,打造贯通供应链、覆盖多领域的平台化配置体系,催生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带动实体经济整体跨越发展。”

我们再看看挑战。我国工业体量大、门类多、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与消费互联网不同,工业互联网需求差异性大,个性化十分突出,工业互联网需要与行业特有的技术、知识、经验紧密结合,复杂性高、难度大,建设成本投入大、周期长,不能像消费互联网那个通过规模化将边际成本无限降低。

在机遇与挑战之间,平台建设成为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中之重。平台使产业创新方式更加开放,大量知识以数字形式工业APP沉淀下来,并且通过平台开放共享,可以很好减少二次性重复劳动,特别是有助于中小型企业快速使用及赋能。

从全球看,工业互联网走过了十年,从懵懵懂懂到逐渐清晰,现在正处于格局未定关键期和扩张窗口期的历史性机遇,平台将是下一阶段发展的护城河,帮助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占据先机,也将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加速器。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首破万亿元大关,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

前不久,工信部还公示了2022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包括格创东智、京东、百度上榜。此次新增名单,代表着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高水平,比如格创东智脱胎于TCL的制造实践,TCL旗下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与半导体材料、智能终端三大核心业务为东智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工业应用场,并且代表着我国唯一一个源自于半导体制造业的国家级双跨平台正式诞生。

截至目前,工信部累计选出共29家“双跨平台”,这不仅是对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路径的成功验证,更标志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正在步入实践深耕、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些优秀平台的能力外溢,必将提高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和质量。

「 03 」

躬身入局,以实助实

正确且难,这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现状。这个领域不乏追风赶潮的玩家,但更需要躬身入局的实干家。

制造业是TCL的立业之根本,从最早的电话机开始就有自己的生产线。去年是TCL成立四十周年,四十年间TCL并非一帆风顺,但整体趋势是曲线上升,完成了若干次的转型与升级,最终实现了三个维度的进阶:第一是深度,从一家产品公司向一家技术公司进阶,技术创新成为TCL核心竞争力;第二是长度,从产业链下游向产业链上游不断迈进,占据价值链的致高点;第三是宽度,从一家中国企业蜕变在一家全球化企业,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化能力,并且具有稳健的全球化架构。

在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家企业保持一段时间的领先都很难,更不要说保持十几年、几十年。回看TCL的成长史,这是一家敏锐洞察产业变化趋势并且擅长抓住时代机遇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就是TCL正在努力抓住的下一个时代机遇。



首先是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制造是TCL的基本盘,提升基本盘的竞争力是TCL的必选项。TCL很早就确定了向智能制造升级的目标,其中跑得最快、最成功的是华星,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实现工业现场超十万台设备的连网管理和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对接,基本实现了由数据驱动和软件定义的生产管控和设备管理模式。2018年至今,由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提质降本增效等方面所产生的有形效益达2.3亿。TCL华星深圳工厂、武汉工厂先后被工信部授予了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

其次是能力外溢,赋能更多企业成功。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有传统制造企业,有互联网巨头,有传统IT巨头,有外资巨头,还有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企业,几大流派各有长短。TCL既是制造企业,长期深耕工业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更加了解工业企业的需求以及行业痛点,同时也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且具备通过技术创新解决行业痛点的能力。所以在诸多工业互联网“流派”中,TCL的底层能力更稳、更实,对内赋能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对外输出。

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TCL于2018年成立格创东智,将沉淀下来的能力外溢,面向全行业开放自身数字化转型升级核心能力。在能力外溢上,TCL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与重点行业企业合作,与地方政府合作,以多种形式促进工业互联网落地,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东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沉淀工业模型近3万个,积累工业APP超1万个,服务泛半导体、新能源、3C电子、家电、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等20多个细分行业,客户名单中包括中车半导体、高德红外、立讯精密、诚瑞光学、长电绍兴、康吉森、中信科移动通信、武钢维尔卡等行业龙头企业,应用场景覆盖生产制造、质量管控、运营管理、节能减排等9大领域,已构建出涵盖了连续型、离散型、混合型不同制造模式的工业互联网生态。

第三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研”、“用”并举,提升“软”实力,实现产业跃迁。半导体领域中国曾长期受制于人,TCL在发展自身半导体业务的同时,实现了半导体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的突破,将向包括 TCL 华星在内的二十余家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技术输出。

从这三重实践来看,TCL正在抓住了又一次巨大的产业机会:第一层是实现自我的高质量发展,第二层是通过能力外溢顺势扩展业务,第三层是进一步向产业链核心区迈进。

如果说,过去四十年,TCL是通过实干,成就一份实业,是一个企业的成功。那么在制造业升级的大潮中,TCL则是以实践推动实业的发展,助力全产业的成功,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过渡中,展现出大企业更多的担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