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橡实观察,授权紫金财经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1929年的美国,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萧条,就在资本家忙着在密西西比河倒牛奶的时候,美国国会门前却响起了嘹亮的《国际歌》,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发表演讲讲到:有人认为,为了治疗我们的弊病,我们必须转向国家指导的经济制度,那不是自由,而是暴政。
可他的继任者罗斯福正是依靠这个“暴政”才成功恢复了美国的经济。
一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工业体系百废待兴,还背上了高额的战争债,作为后勤大队长的美国,自然成了最大的赢家,就在欧洲各国生产力乏力之时,美国的工业在福特的改良下跑步进入了“流水化”生产的红利期。
常年的贸易逆差,使欧洲的大量黄金流入美国,“世界金融中心”的桂冠也顺理成章的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在大量外汇与黄金流入的火热市场下,20年代的美国,全面进入了咆哮的20年代。
在三大产业方面,第一产业农业在机械化时代的带领下,美国农庄开始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释放了更多的劳动力,这些被优化的劳工为了谋生路,大量涌入城市,为第二产业提供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
1913年,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工业流水线,实现了工业革命中的“二次革命”,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各式各样的工厂拔地而起,种类多样的商品源源不断的流入国内外市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福特生产的汽车,流水线的诞生让汽车迅速从奢侈品变成了快消品。
以福特经典的T型车为例,在流水线引入之前,一辆车的生产工时平均在12.5小时,在流水线引入后直接缩短到1.5个小时,大大提升了生产组装效率。
1920年,美国的人口约为1亿人,但登记在册的汽车数量达到了900万辆,相当于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汽车,家用汽车的普及及货运汽车的规模化生产,使美国的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的利用。
随着工业的进步,新兴产业更是不断涌现,得益于乡村人口的流入,各大洲的城市规模也不断拓张,大城市集群开始出现,电影、时装、金融等第三产业开始初具规模。
在这个过程中,商人的地位逐步上升,并进一步取代了工农,成为了创造美国GDP的中坚力量。
由于战后的欧洲一片狼藉,因此在战后的数年时间里,欧洲各国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工业半成品以及农产品,再加上美国经济的复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处于一个海量的卖方市场状态。
生产端自然也是热火朝天,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生产中,毕竟只要有东西卖,就不用愁销路,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同步推动了CPI的增长。
1920年间美国的CPI一度达到13.9%,为了维持稳定的上涨速度,维持金本位下的美元购买力,美联储于1920年大幅加息,此后的一年时间里,虽然CPI下降了10%但PPI也受此影响下降了37%。
通过此次加息的调整,恶性通胀被掐死在萌芽之中,避免了货币的过度贬值,保障了民众的消费力。
1921年,在美联储的调控下的抑制通胀初具成效,与此同时,隔海相望的欧洲各国已经完成了初步重建,对美国商品的依赖程度开始逐步下降,美国的商品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为了消化过剩的产能,美联储选择于1921年起逐步降息,以刺激经济回暖。
商业票据的贴现率上限也从7%降至4%,降息过后,大量低息贷款迅速涌入市场,生产端与消费端双双呈现出一幅“蓬勃发展”的姿态,在大量资金的支持下,美国正式进入了“柯立芝繁荣”时期。
在1921年至1929年期间,美国道琼斯指数从70点涨到了381点,上涨幅度超过了400%,在“柯立芝繁荣”的幻影下,商人持续扩大生产规模,民众对美国的未来怀有信心,于是纷纷将钱投入股市,企业有了更多的钱去扩张,股民可以吃到分红,看起来大家都有钱赚。
所以,无论是商人还是职员,甚至是街头擦鞋的鞋童,都会将自己的积蓄放入股市,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利用贷款开始了“杠杆投资”。
美国的股市也杠杆的助推下开始走向疯狂,股价被炒得越来越高,这看似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在这个闭环之中,各方都是利好的,经济在发展,商人在赚钱,民众也在赚钱,但这个看似完美的闭环,却有一个致命的BUG。
正常的闭环应该是,消费火热带动了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导致大家有钱赚,大家有钱了再去消费,反哺生产积极性,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各大公司在财报中画(chui)大(niu)饼(B),未来业绩将会获得更多利润。
所以大家会一把一部分钱投入股市,上市公司有了钱,就可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企业赚了钱也纳了税,投资者自然也吃到了分红,从而进一步增加消费积极性。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就像一台机器,资金是机器赋能的能源,资金流到哪里,哪里就会运作起来,能源足的环节,运作的效果就会更好,能源不足的环节运作效果就差,在所有流转的过程中,还有一块能源表,反映着能源的多寡,而这块能源表,就是美国的股市。
大家都在盯着这块表,发现能源是越来越足的,所以各个环节都开足了马力往前冲,按理来说,大家都在往前冲的时候,美国经济这台大机器会在飞轮效益下转的越来越快。
但问题在于,这块能源表其实是骗人的,因为让能源表拉满的并非是美国的生产力,而是贷款经济带来的虚假繁荣,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挺足,但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多资源能供应这么多机器同时运转。
直到1929年这块表终于绷不住了,股市开始疯狂跳水,“大萧条”开始了,股价下跌后,股民们纷纷破产,还不上贷款,名下的资产只能被迫清算,归到银行名下。
可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股市跳水所引发的恐慌,各地银行开始面临挤兑的困境,手中空有资产却无现金,在为期4年的大萧条期间,美国累计破产银行达到1万家。
银行破产后,大量坏账产生,企业贷不到钱生产停滞,只能裁员保命,与此同时,产业也开始滞销,为了维持商品价格,商家只能选择销毁,这才有课本上倒牛奶的名场面。
直到罗斯福上台推出新政后,美国的经济才迎来了曙光,其实,在如今的世上并没有一个完美的制度可以达到100%规避经济危机,只有在危机中不断完善。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如此之大的经济危机,美国1929大萧条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参考的东西,用上帝视角来看,其实大萧条中的很多现象是十分荒谬的。
比如美联储为何不介入银行破产,而是任由市场调节,为何股市崩盘后政府没有选择出面救市,而是由华尔街的资本主导市场走向。
再比如面临国家25%人口失业的困境时,为何迟迟掏不出一套完整的社会救济方案,在今天这些都是规避投资风险保障工人权益的基础保障,但在那个“市场自由为上”的蛮荒时代中,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根本意识不到没有约束的自由最终只会带来反噬。
也正式在罗斯福推出新政后,用一种暴行的手段规范了市场,用《紧急银行法》、《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复兴法》等法案,重新规范了生产关系,划清资本的底线,这才把美国逐步拉回了正轨。
1945年,二战结束巧合的是,美国在二战中扮演的角色和在一战中差不多,只不过这位后勤大队长的锅被砸烂后,抡起汤勺往日本的锅里扔了两颗蛋,加速了战争的结束,相似的剧情,相似的逻辑那时很多人以为美国会重蹈20年代的覆辙。
可事实证明美国并没有再次犯错,从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中央计划的国家。回顾历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讥笑与嘲讽的过程,站在上帝视角历史是一个轮回,世间所有的阴谋与阳谋其实早在历史中印证过,每次危机的来临,都是一次财富与权利的再度分配。
1929如此,2008如此,未来亦是如此。